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。发展银发经济,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、个性化就业岗位。” 截至2023年底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达2.97亿,占总人口的21.1%;宿州市常住人口为526.3万人,60岁及以上人口占20.79%,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.58%。发展银发经济,事关国家发展全局,事关人民福祉。老龄健康产业中蕴含着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。
宿州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抢抓机遇,深入谋划,以赢在明天的决心,以长远眼光布局养老产业,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加速转变为“耐心资本”。华康养老服务中心是宿州市最大的养老服务项目,自2019年启动立项,总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,建设2栋12层老年公寓(每栋1.7万平方米)、1栋5层卫生服务中心(约0.8万平方)、1栋5层配套服务楼、连廊及室外配套工程,设计养老服务床位960张。项目建设历经5年之久,目前已经进入了专业运营招标和内部装修阶段,预计2025年6月正式运营。现以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例,以期为宿州市国有企业转变“耐心资本”更多积极启示。
积极克服长线投资,资金压力大的困难。中共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《关于开展市属企业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实施方案》(宿改委发〔2022〕3号)中,赋予宿州市产投集团的主营业务中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资本运作。2019年3月,宿州市产投集团积极抢抓国务院出台的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》( 国办发〔2019〕5号)政策机遇,积极谋划布局养老产业。产业投资就是要选准方向,养老产业既然是朝阳产业,唯有“干”才是最好的担当。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立项总投资40594万元,宿州市产投集团积极克服长线投资,资金压力大的困难,先后申请中国农业银行项目贷款18000万元;2020年安徽省基础设施专项债券(十七期)、2020年安徽省政府专项债券(二十期)3000万元;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(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)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920万元;2021年安徽省基础设施专项债券(十九期)、2021年安徽省政府专项债券(二十七期)9000万元。
积极破解基础落后,项目选址偏的短板。养老项目选址基本要满足三个要求,一是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;二是环境优美、安静,能够让老年人在活动中感受到舒适与放松;三是配套设施完善,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。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选址距离主城区约8公里的市高新区,按照2019年的现状,是非常偏僻的。宿州市产投集团领导班子进行战略预判和充分论证,积极抢抓国家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,果断将40亩商服用地转化为社会福利设施用地。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选址当时的偏僻并不代表未来的偏僻,随着宿州市积极抢抓国家产业转移政策机遇优势的逐步释放,其区域的交通、服务、配套等基础设施必然会有质的提升。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在对外宣传推介上,也从不回避地理位置短板,而是从城乡结合部、交通枢纽地等多维度拆解问题。另外,从功能布局、配套服务、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,以产城融合、宜居宜业优势最大限度缩小短板效应。
积极正视委托运营,前期收益小的风险。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以来,先后有多家国内外知名养老机构前来对接,民办民营、民办公助、公建民营、连锁经营模式和社区养老模式各有优势,可选择的运营模式多种多样。经过综合论证,宿州市产投集团采取委托运营方式进行项目运营,将运营服务、咨询服务及设计项目打包招标。其中,运营费用为不低于150万元/第一年(约300张床位)。不低于300万元/第四年(约960张床位)。第一、第二年上缴的房屋等固定资产使用费以第一年中标价收取,第三到第五年上缴费用按上年度费用递增8%收取(其中第四年的计算基础按第四年中标价计算),第八到第十年上缴费用按上年度费用递增12%收取。按照此方案测算,前期收益远远不够项目融资成本。宿州市产投集团笃定产业导向正确,投资方向正确,相信在国家及省市政策的支持下,只要建立包容审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资监管体系,着力当好发展实体经济的耐心资本,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一定会赢在明天。